投保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很多人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十分謹慎,但到了投保這個階段,不是很重視,結果理賠的時候就出了岔子。小編想告訴大家,投保流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于投保前的注意事項。
一:如實告知健康情況
除了意外險,醫(y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都需要健康告知。健康告知是保險公司評估被保人風險的一種手段。風險越小,購買就越容易,風險越大,被拒絕的機會就越大。在投保之前有的保險會有一份健康調查,需要你如實填寫。
這份調查涉及到你是否有住過院,曾經患過什么疾病等等。調查的數(shù)據(jù)雖然很簡單,但也需要如實告知,如果作弊,雖然暫時可以成功投保,將來在申請理賠的時候被查出來了,這份保險就等于白白交錢,不但理賠金拿不到,保費也不會退還。
很多保險代理人因為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不夠,又想提高自己的業(yè)績,就開始忽悠,不會告訴你健康告知對于購買這款保險產品的重要性,也不關心你的健康情況是否達到了投保的要求, 就擅作主張幫你做了購買的決定。本來身體有一些小毛病,投保這款產品是可以加費承保的,但因為在填寫健康告知的時候沒有如實填寫,導致出險后拿不到理賠金。
小編在這里需要提醒一下大家: 不管是在哪里買保險,健康告知都是很重要的,在填寫的時候,要一條一條的閱讀健康告知的內容,問到的情況,有什么就答什么,沒問的,就不用管。
二:風險語錄不能找人代抄
對于投保人來說,抄寫風險語錄是一種確定購買該款產品的行為。風險語錄的抄寫,代表投保人已經很清楚了該保險產品的特性以及利益的不確定性。 通過抄寫風險語錄可以幫助投保人理性投保,以免沖動,購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后悔就來不及了。
未按規(guī)定抄寫風險語錄,會給保險公司和自己帶來很大的風險。如果自己不親自抄寫的話,保險公司沒有辦法來確認這份保單是否是本人購買的,理賠時候遇到糾紛就會非常的麻煩,維權的時候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保險公司不承認這份保單,這份保單也就沒什么價值。
風險語錄是不能找人代寫的,一定要自己寫才行。這里所說的風險語錄一般是指線下的,網上購買的保險不用抄寫,但會有提示,大家要格外注意一下。
三:回訪電話不能隨便應付
買過保險的朋友應該知道,在猶豫期階段,很多人會接到保險公司的回訪電話。很多人覺得回訪電話就是走走流程,沒有多大的意義,于是就敷衍完事,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其實電話回訪是保險公司對消費者所投保險產品詳細的解讀和風險提示,督促消費者要重視保險條款。
回訪電話里的內容與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在拿到保險合同的時候要認真閱讀條款里的內容, 只有自己明白條款所保障的內容,才能防止銷售人員對自己的誤導。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條款里的內容,及時打電話咨詢保險公司,咨詢之后,感覺產品不是很適合自己,這時候還處于猶豫期,退保的話,損失是非常小的。
四:醫(yī)保卡外借要主動告知
醫(yī)保卡詳細的記錄了關于疾病的一些信息,在理賠的時候, 最先查的就是醫(yī)保卡。醫(yī)保卡如果有外借的情況,一定要如實告知。如果別人使用了我們的醫(yī)保卡,保險公司會認為這是自己的疾病紀錄,如果有關的醫(yī)療紀錄涉及到出險的范圍,理賠便會出現(xiàn)問題。關于醫(yī)保卡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外借。如果你借給了別人,一定要弄清楚是是什么病,拿的什么藥。
五: 不要一味追求高保額的產品,要根據(jù)自身情況來購買
保險保障的就是風險,每個人發(fā)生風險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同一種疾病有人產生的消費高,有人產生的消費低。如果都買了高保額的消費型產品,這時候對于那些消費低的人來說,就會有點虧。保額高,保費自然就貴,我們在購買保險時最好選擇自己經濟范圍內能承受的保險,不要一味地追求高保額、高保障類的保險。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清楚購買保險的原因是什么,并且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進行投保,不能只聽取保險公司的單方面介紹就購買保險,要全方位的了解一款產品之后,再進行購買。
買保險千萬不要馬虎,無論是險種的種類,還是投保的過程。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某些疾病在保險的健康告知中提到了,要立即找保險公司咨詢。保險其實就是投保人給自己或者家人對于未知的風險提供一份保障。
總結:想要用保險提前來預防風險,這是一件好事。但保險產品的好壞,取決于所購買的保險是否適合自己。希望小編今天分享的知識能夠幫助到你,有什么疑問,就給小編留言吧。
